社会组织是链接社会帮扶资源的桥梁纽带,在脱贫攻坚中有独特的优势,是扶贫的重要力量。咸宁市民政局积极组织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咸宁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倡议书》,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结合实际,整合自身专长、发挥优势,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解决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全市社会组织广泛响应积极作为,发挥专长优势,主动作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所在地区需求,有效参与产业扶贫、助学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工作,切实把参与脱贫攻坚的方案变为现实。
产业扶贫方面。咸宁市灵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秉承助人自助理念,协助并指导贫困户对外链接雏鸡养殖场,免费发放品种优良、生长稳定的200只鸡苗,并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定期指导。为助农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帮助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的困难群众结合地摊经济的形式,将农副产品进城镇销售,带动助农消费。“香城微光”精准扶贫项目,为20名精准扶贫对象心理疏导、社区融合适应、社会融入、团体互助、生计发展、资源链接等方面展开科学有效的救助与帮扶。为46名建档立卡户每户送出20只鸡苗,助农户寻找可持续致富路径。对外链接资源,累计帮助5户高龄残疾老人家庭安装卫生间扶手,引导2名服务对象申领残疾证。结合地摊经济帮助农户将家中瓜果蔬菜、鸡鸭鱼肉、手工艺品进城镇销售,助力农户创收。46户建档立卡帮扶对象逐一脱贫。
教育扶贫方面。崇阳爱心社“假日陪伴•伴飞成长”关爱留守(困境)儿童项目,以“党建+社工+志愿者”模式,组织18名志愿者,走访七个乡镇、83个村、422余户困境儿童家庭(含52名残疾儿童),收集数据建立健全留守“困境未成年人”、残疾儿童台账。开展“代理家长”、“爱心爸爸”、“爱心姐姐”一对一结对帮扶。设立“阅读之星”“学习之星”“乡村孝心好少年”励志奖学金,困境儿童奋发向上。五年来,为16名缺失父母的困境儿童一对一结对16位“爱心妈妈”。对46名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陪伴的“困境儿童”持续组织开展“假日陪伴”“户外拓展”“第二课堂”活动,为16位父母缺失的困境儿童按月开展“生日月”活动,至2019年12月,共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助老、助残、助学等公益活动260余次,参与活动志愿者2140余人次,参加活动留守困境儿童、孤困老人、残障儿童3700余人次,累计服务19832小时。
健康扶贫方面。咸宁义工协会开展“点滴微孝•关爱空巢”公益敬老志愿活动,建立敬老志愿服务队伍,招募6支志愿服务小组,开展分批对孤寡老人进行精准扶贫公益援助志愿服务项目,下层到一线,走访慰问、生活照料、亲情陪护、陪过生日、健康建档、办团圆宴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志愿服务。通过腾讯99公益公开筹款精准帮扶12名孤寡贫困老人,提供亲情陪伴(节日陪伴)、心理抚慰(慰问疏导)、应急救助(24小时志愿服务电话)、健康保健(体检)、文化娱乐(体育、团年宴)等服务。崇阳爱心社以“守望之家”活动中心为阵地,开展关爱“夕阳红”助老,关爱“残疾人”等公益活动。(咸宁市民政局社管与慈善社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