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评估工作,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跟踪指导工作的通知》安排,结合目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由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组成跟踪指导组,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对我市实验区建设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实验区围绕实验主题、落实实验方案、推进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情况,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实验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成果。
12月15日,在市民政局召开了民政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跟踪指导视频会。指导组专家、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唐忠新,天津市民政局基政处二级调研员慕雅清,省民政厅基政处副处长程友兵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咸宁市政府副秘书长廖朝晖,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红卫,各县市区民政局负责人、相关社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评估汇报会上,市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红卫对咸宁市关于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做法及成效做了汇报。自去年4月民政部批复咸宁市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化了组织领导、经费保障、队伍建设和智库引进,突出部门联合和市级带动,着力实施“六联六带”,探索建立“以市带县”的城市社区治理推进机制,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和建设发展整体成效显著。一是五级联动,党建引领带。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把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二是部门联合,统筹资源带。坚持政府负责,部门协同配合,健全完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协调机制,实现社区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三是信息联网,打造平台带。通过开展社区信息化平台试点,整合各类数据,实现服务项目、资源和信息的多平台共享和多终端同步,打造全市一体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促进社区治理和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四是“社社”联手,规范引导带。注重规范引导,强化培训指导,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治理服务项目,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五是点面联建,典型示范带。在县市区、社区开展实验创建,通过重点培育,摸清不足,总结成果,完善机制,进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示范经验,全面推进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六是双向联评,考核督导带。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实验区建设考核机制,加强检查督导,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地党委政府重视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指导组随后与部分社区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互动,来自各县市区的5名社区书记、主任结合工作实际,就创建实验区以来社区服务、社区服务设施、社区队伍建设、居民自治及参与社区活动等方面的变化与指导组做了汇报和分享。
最后,指导组对咸宁市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中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咸宁市的实验主题意义深远,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咸宁市申报选题的时候已经走在了中央要求的前面。同时,认为咸宁市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市上下联动,部门通力协作,加大经费支持投入,形成政策支撑体系,建强社区工作队伍,统筹整合社区发展资源,探索社区信息化治理,体现了咸宁特色,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有亮点、有成效。指导组希望,咸宁市要进一步健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体系,完善社区发展“三轮驱动”机制,突出带动社区的落地落实效果,总结提炼出更好的典型案例经验,圆满完成民政部交办的实验任务。
下一步,咸宁市将把实验区建设作为落实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抢抓省委、市委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机遇,以实验区中期评估为新的起点,按照结项验收要求,加大投入,加强协作,突出社会参与,创新科技支撑,切实打好打牢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基础,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作出咸宁贡献。(咸宁市民政局区划基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