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正文

咸宁市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索引号 : 011337100/2024-01231 文       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咸宁市民政局

名       称: 咸宁市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12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根据《关于开展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减办发20133)要求,咸宁市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按照《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任务分工方案,结合自身部门实际,认真开展了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现将我市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1.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管理建设。目前,我市已建有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个大气本底站、3个酸雨观测站、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微波辐射计、GPS移动探空系统、边界层风廓线雷达、GPS/MET水汽站、闪电定位仪、C波段车载双线偏振雷达、太阳辐射计、激光雨滴谱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等10种国内外一流的现代化特种项目观测设备已落实黑山国家气象观测站,使我市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针对暴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监测,在全市69个乡镇、中小河流、病险水库、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灾害易发区新建或升级改造了15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在大型农业合作社、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等地新建了148个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站;针对交通气象灾害监测,在我市境内高速公路新建了2 个交通气象灾害监测站;针对旅游气象气象监测,在九宫山等5个A级旅游景区新建了8个旅游气象灾害监测站;在针对绿色能源安全气象监测,在崇阳大湖山、通山大畈分别新建了风电、核电安全气象监测站;针对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监测,安装了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气象监测站。并且,6个县市区都已建起了第一批山洪预警平台,在2012、2013年的防汛工作中,山洪灾害防治预警平台、预警广播、水雨情监测系统,发布预警信息23次,发布电话短信1260人次,启动预警广播690站次,指导危险区人员转移380人次。

2.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能力建设。我市以县(市、区)为单位,逐一有序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评估、区划工作,摸清底数,针对性制定完善减轻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提升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能力,增强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一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2011年,作为中国气象局“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单位,市气象局在咸安区、崇阳县开展了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获取了中小河流、山洪沟、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确定了1-6小时时效的致灾临界雨量;2012年,市气象局将风险普查工作推至全市各县(市、区),目前已经建立了风险普查名录,年底将全面完成风险普查任务;为全面推动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我市引进并本地化了“湖北省暴雨洪涝淹没模型”,开展了基于区域自动站、大比例尺地形图和GIS技术的精细化暴雨、高温、干旱、冰雹、大风、雷电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研究,绘制了通山、通城、崇阳三县暴雨洪涝、干旱、雷电风险区划图,为重大工程、生产建设和区域开发、农业种植规划布局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了依据。

    3.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十二五”以来,已完成2座中型、23座小(1)型和165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5个,共计治理河长108.86km,项目区的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其保护的重要城镇的防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完成了6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二是开展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防洪排涝工作,抽调力量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市区防洪排涝情况调查,先后3次邀请专家组来我市进行了现场踏勘,详细了解城区防洪排涝情况,为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制阶段。

4.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我市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乡镇、村(社区)都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特别是在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中,各个社区都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把自然灾害和其他灾害整合在一起,并对各类灾害处置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整合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大大提高了社区(村)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减灾委员会,乡镇、村都成立了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并进行了人员分工,形成了以事管人的工作局面。在此基础上,利用学校、商场等范围较大的地方设立应急避难场所,绘制疏散避难图。针对应急预案,各村和社区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演练,排查灾害风险。

5.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建设。遵循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统筹兼顾、综合减灾,强化基础、应急有备,落实责任、严肃纪律”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抓好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咸宁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灾害种类和救灾工作实际需要,设置综合协调、灾情评估、预测预报、人员抢救、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交通运输、转移安置、通信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社会治安、救灾捐赠、宣传报道等工作组。各工作组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应急救助工作。全市六县(市、区)按照“有人员编制、有办公场所、有物资仓库、有抗旱设备、有管理制度”的要求均组建了县级抗旱服务队。其中上级投资1400万元,给各县市区购置了大批成套抗旱设备,具备名副其实的服务能力。

6.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掌握的自然灾害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优势,将这些部门的专业人员或专家资源整合成立全市各级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全市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思路,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救灾能力调查,对全市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编制全市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为全市减灾救灾工作决策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对重大减灾救灾项目进行评审和评估,对灾情发展趋势进行会商,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因地制宜地制定减灾救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科学减灾救灾。

7.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建设。我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播放、集中和上门服务宣传、拉横幅、办宣传专栏、贴标语、发宣传单、宣传画、宣传手册、听知识讲座和参加演练等形式,来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防灾减灾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各界和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修养。特别是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节假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掌握避灾的基本技能。2009年以来,全市已连续五年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252167份、图书64000册,张贴宣传挂图3826张,张贴宣传标语2517条,制作防灾减灾宣传知识专栏665个,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93场,举办防灾减灾主题班会676场,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82次,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125376户,受教育群众116725人(次)。同时,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共创建了1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这些示范社区,已成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阵地、转移受灾群众的中转站、安置受灾群众的服务所,在历次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一)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2011-2012年,我市完成了对咸安区、崇阳县了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的风险普查,建立了咸宁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名录;完成了通山县、通城县、崇阳县暴雨洪涝、干旱、雷电精细化风险区划,绘制了1:5万比例尺的区划图。2015年,我市将全面完成所辖各县(市、区)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及跟踪修订工作,建成满足“鄂南强市”经济社会发展气象服务需求,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先进、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咸宁气象防灾减灾观测网络,站网空间密度达到《咸宁市区域观测站建设规划》要求。

(二)气象灾害预测预警预报建设。2011-2012年,我市搭建了短时临近和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系统(SWAN)、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平台、DLP大屏灾害性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开展了乡镇精细化预报业务、强对流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大城市中小河流防汛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预报服务业务,预报业务质量进入全省前列,24小时预报准确率提高到了88.2%。此外,安装有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市县级综合预报服务业务平台、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乡村气象信息服务平台;配合完成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一期建设。2015年,将建立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进一步完善天气预报指标体系。

(三)“防震减灾中心”项目建设。根据市政府与省地震局签订的《共同推进咸宁市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合作协议》,省地震局把“咸宁市防震减灾中心”建设列为湖北省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和中国地震局下达的《武汉城市圈防震减灾平安计划》的子项目,它集地震应急指挥、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科普教育等于一体,对全面增强我市地震安全服务功能,大幅提高我市防震减灾能力,顺利实现我市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该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前期筹备工作已就绪,今年10月底可望开工建设。确保“十二五”期末投入使用。

(四)地震监测网络建设。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专用地震台网1个(咸宁核电站地震专用台网),新增2个测震台、升级改造3个地震台;新建6个地震信息节点,使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1.5级;新建地震烈度速报系统,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截至6月,咸宁、嘉鱼、九宫山地震台站改造升级巳完成,新上的强震动观测运行良好,九宫山地震台还新建了科普教育基地,咸宁地震台地磁房土建部分通过了省地震局验收,等待省地震局进行设备安装;赤壁、嘉鱼、通山信息节点建设巳全部完成,全市信息节点建设时间过半建设任务巳过半;规划新建的赤壁、通城地震台项目向省地震局呈报了申请,除咸宁核电站专用地震台网因政策变化不能完成外,其它各项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有望在2015年底前全部建成。

(五)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抗震设防管理是震害防御的重中之重。“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市地震局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心窗口,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纳入了行政服务中心并联审批流程。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改进去年市人大执法检查提出的建设工程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市住建委、市地震局加强沟通协调,于2013年4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通知》,依法加强了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管理。近年来,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也相继在本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行政许可服务窗口,据统计,全市已对中石油管道天然气等20多个重点项目工程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查和100多项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工作。我市北三县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六)森林防火监测项目。通过科学谋划,我市已建设重点生态区火险监测站13个(咸安2个、通山3个、崇阳3个、通城3个、赤壁2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8个,都已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森林火险预警体系。

(七)鄂南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顺利实施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一、二期工程,重点完善信息指挥、瞭望监控、林火扑救和基础设施等体系。其中一期工程于2008年6月开始建设,2009年11月全面竣工,2010年1月通过验收;二期工程于2011年6月开始建设,2012年6月竣工,2012年8月通过验收。2013年6月,三期工程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将继续完善瞭望监测、防火宣教等体系,着重扑火专业队建设。该工程已建设瞭望台30个、扑火队营房2处,防火检查站19个、宣传牌970块,物资储备库7座、购置扑救物资2726件。通过系统有序的森林防火项目建设,在我市形成安全有效的工程防御网络,达到预防为主的积极效果。

(八)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项目。完善市、县级监测预警体系,在现有测报点的基础上,新设立52个测报点,其中,咸安区9个、嘉鱼县13个、赤壁市9个、崇阳县12个、通山县7个、通城县2个。为各县市区新购GPS、太阳能全自动杀虫灯笔记本电脑等测报设备及交通工具等146台(套)。

(九)森林病虫害防治减灾项目。建设杨树综合示范点18个,其中,生物防治点10个,人工防治点3个,综合防治点5个。各示范点分布在全市6个县(市、区)内,主要根据不同的林分结构、气候条件等选择不同的防治方法,示范面积2000hm2,辐射面积10000hm2。购置高喷程喷雾机、推车式高杨程喷雾机等防治设备127台(套);常年贮备防治药剂10吨。

(十)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对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方面,仅“十”以来,完善了《咸宁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建成了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兽药饲料安全监 测、6个县级动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1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69个乡镇兽医站等。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十”以来,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植保工程项目建设,落实中央投资232万元,建成实验室、病虫监控室、系统观察圃、温室、库房等设施。

(十一)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项目。2012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我市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支持咸宁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办公会上已将咸宁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项目争取列入省级项目建设计划。该项目规划占地4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2014年建成。目前,已征地60亩,完成了立项、环评,正在进行青苗补偿,下一步准备施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组织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全市各级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都成立了防灾减灾的应急组织,但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在缺乏高效统一的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的情况下,很难真正做到科学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目前,各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工作机制都存在相对的独立性,从全市层面看,部门间协调统一的组织指挥系统和应急能力相对较弱,包括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的指挥系统、技术服务保障系统都相对缺乏,应急事件处置中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也相对较为薄弱。 

2.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防灾减灾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事关每个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应急能力是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公众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应急常识相对缺乏。部分村民对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常识十分缺乏,甚至还在滑坡体附近地带违章搭建。全市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导致我市社会各界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较低。  

    3.防灾减灾科技手段与技术水平需不高。中国气象局和湖北省政府2013年合作共建主要内容之一的“加快推进湖北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切实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全面进入实施阶段,要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但是,我市的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诊断与机理研究等技术水平距离现代化的指标还存在不小差距,气象卫星防灾减灾应用不足,先进的移动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还是空白,不足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4.资金投入不足,防灾减灾工作缺乏经费保障。由于地方财力限制,防灾减灾资金投入还是以上级下拨为主,地方安排防灾减灾资金数额较小。一些基础设施因资金困难无法付诸实施,有的单位事业人员经费得不到落实。

四、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健全应急工作机制。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因此,建立一个综合统一的组织指挥体系十分重要,建议在现有组织构架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统一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负责综合预案制订、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负责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措施的综合效用。同时,在整合各类应急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全市统一高效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联动机制,包括综合协调机制、灾情信息共享机制、应急资源共享机制等,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最有效地加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 

2.进一步加大综合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要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常态化,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防灾减灾日等加大宣传力度,做到防灾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村)、进家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手册、宣传栏等宣传途径,让防灾减灾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公众避险自救能力和灾害意识。

3.加强防灾减灾技术现代化建设。要积极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风险评估一体化平台”的本地化应用,完善全省暴雨洪涝引发的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系统;加强中尺度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期落区预报提供支持,做好客观诊断产品的应用,建立适应本地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依托“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二期)” 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大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立地、县两级级共享的全省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市级气象灾害数据库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平台。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本地化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基础数据库。

4.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队伍建设。市、县两级政府要将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条件,研究和解决好防灾减灾系统人力和人才问题,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我市防防灾减灾减灾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咸宁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8月30日

附件:
收起
局长信箱
政务微信
返回顶部
咸宁民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