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正文

对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6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 011337100/2024-25681 文       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咸宁市民政局

名       称: 对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0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黄小兵代表:

您在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幸福合作社的建议非常中肯符合咸宁实际,我局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了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截至2023年年底,咸宁市户籍人口302.82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59.46万人,占总人口的19.6%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去年,我市创新运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大力推进村湾幸福养老合作社建设,努力打造可及可托付可持续的互助养老新模式,探索了一些共同缔造办养老的经验做法。今年,借鉴村湾幸福养老合作社的经验,在居家适老化改造、老年助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模式等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方面,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探索建立社区“政府支持、社会化运作”模式和良性循环路径。

一、探索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向社会延伸。近年来,省政府、市政府持续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平均每户补贴标准3000元,省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补1500元/户。2020年至2023年,全市已改造8115户,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全覆盖。今年,已改造完成1169户。但对其他社会老年人的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前政府尚没有政策,由老年人家庭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改造。去年,市民政局会同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引导推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职工可以提取自己的住房公积金为年龄超60岁的父母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最高可提取5万元。但是由于社会面对居家适老化改造认知度不高、改造经费等多方面原因,推广难度很大。目前我们正在调研,联合一些适老化改造企业制定改造标准套餐、建设改造样板间、引导老年人自主选择家装公司和康复辅具企业等,争取有所突破。

二、探索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广泛开展。近年来,国家、省、市对老年助餐服务工作高度重视。今年,省政府将“市、县两级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纳入湖北十大民生项目。3月7日,孟祥伟书记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嘉鱼、咸安调研幸福食堂建设运营情况,指出除了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党委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补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政策设计,不断完善制度保障。要坚持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3月16日,杨军市长深入咸安区调研幸福食堂建设运行管理情况,指出坚持试点先行,在兼顾安全与效率的前提下建设中央厨房,创新推进健康膳食集中配送,实行集团化管理,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更加系统集成、精准有效地增强政策和资金整体效能。

目前,全市已有老年助餐服务机构46个,其中城区老年助餐服务机构25个、农村老年助餐服务机构21个。2023年,全市助餐服务机构惠及老年人30余万人次。3月份,市民政局组织各县市区对老年人用餐需求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重点围绕助餐对象类别、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论证。积极探索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同时进一步探索依托社会餐饮企业提供老年助餐服务,一方面降低老年用餐成本和助餐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既要积极,也要稳妥,围绕“市、县两级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任务,结合县市区实际,分别采取“中央厨房集中配送”“餐饮企业+老年食堂”等方式搭建助餐网络。今年以来,已新开办社区老年食堂19个,市、区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47%。

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事前指导。在养老助餐点建设之初,根据民政部门通报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行政指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从食堂设计、规划、布局、流程、硬件配备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食堂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三、探索以供应链思维推动智慧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湖北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基本建成。为做好平台全面推广准备工作,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省民政厅在全省选取了3个市州和4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地区,我市嘉鱼县入选试点。

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于2020年建成,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平台功能侧重于提供公共服务和服务质量监管。目前,省平台已在全市推广使用,已在省平台上录入全市老年人信息66.67万条、118家养老机构信息、860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信息,平台上完成服务订单1634笔。

四、探索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社会化。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社区自己运营,一种是委托第三方运营。由于社区缺少运营资金和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很难高效、可持续运营。目前,全市已有23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由社区委托给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专业第三方运营,并提供社会化服务,不仅降低了政府运营成本,还健全了社区为老服务功能,可以进一步总结推广。

市商务局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居民更加了解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如君诚家政分别在十六潭公园、潜山商业街、中百沃尔玛门口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方面宣传。

五、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和健康教育活动。市文旅局推进“百千万”文化人才工程实施,通过搭建平台、加强指导、集中培训等措施,积极培育文艺团队、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目前全市共有100余支重点社会文艺团队、1000余名文艺骨干、10000余名文化志愿者,其中长期在市群艺馆开展活动的社会文艺团队就达到了30余支。

市卫健委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各个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建立健全了健教网络,设立了活动室及市民学校。依托卫生、消防、社保等部门开展健康、安全知识讲座。每个社区都有健康教育专栏,每年六期定期更换内容。各社区都成立了街舞队、腰鼓队、书法摄影协会等,市民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市司法局进一步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作用,助力社区幸福合作社发展。全市已建成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法律顾问室)1074个,司法行政部门选派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到各个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法律顾问积极参与社区、乡村治理,可以为社区幸福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建设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指导,为提升社区、乡村治理能力贡献力量。

六、创新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市民政局创新实施“一家一护”家庭养老服务提能工程,自2022年以来,已完成了2万余人的养老护理培训和2000余人的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今年全市将继续完成4000人养老护理培训,初步破解了我市养老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不够、持证率不高、社会对养老护理认知不够的问题,搭建起了咸宁养老人才培养体系的“金字塔”,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大规模、专业化开展养老护理培训,不仅广泛普及了养老照护知识,还有力助推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就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初步打造了咸宁养老护理培训品牌。2023年,已成功申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并于9月承办了全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今年6月21日,召开了咸宁市养老服务人才联盟成立大会暨养老服务人才推介签约会,市内外58养老服务企业和医养结合机构、职业院校、家政公司等培训单位、用人单位加盟,聚力建设护理人才供应链平台,建立健全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使用、输出和管理体系,当天10家供需企业共签约订单1050名养老护理员。

市人社局将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补贴范围,联合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减轻学员参加培训的经济负担,对培训合格的学员给予培训补贴,最高补贴2000元人。同时,结合养老服务业人员需求,分类组织培训,强化实训操作,突出特色培训,增强培训有效性。目前全市人社部门定点培训机构79家,开设养老护理培训的专业机构13家。

咸宁市民政局

2024年7月30

附件:
收起
局长信箱
政务微信
返回顶部
咸宁民政微信公众号